|
煙花如此絢麗,問君何忍封殺?承載著千年燦爛文明的爆竹煙花,為人類帶來過無數喜悅和祝福,近年來卻又承載了太多沉重和“冤屈”,尤其是今年,遭受全面圍堵,禁、限之聲一浪高于一浪,成了某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的時尚托詞,煙花爆竹成了推脫責任的“替罪羊”,這種簡單的一禁了之的“因噎廢食”被爭相模仿,甚至有些規模還是鄉鎮水平的“城市”也鸚鵡學舌地追捧時尚搞起了禁放。綻放美麗,演繹精彩,為億萬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喜慶之物,竟然被粗暴無知追殺得如同“過街老鼠”。 用淚水堅持到今天的煙花人遭遇了空前圍堵,陷入了“絕境”,而億萬喜愛煙花的人們,卻翹首期盼卻不得見。特別是在傳統的春節期間,在本已年味淡化的今天,又去掉煙花爆竹這一“年味”代表作,遺憾之感,你懂的! 習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領袖都要求我們要通過奮斗去為人民群眾創造幸福生活,為何我們有的人利用人民給的權力,為保明哲保身,利用所謂“安全”與環保的名義,不顧民間千年傳統習慣,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一禁了之? 即使煙花爆竹縱有安全隱患存在,難道就不能通過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改進燃放方法來解決?交通事故的安全隱患千百倍于煙花爆竹,為何不禁車?若說它污染環境,它一年登場幾天?全年的霧霾關它何事?比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煙花只是九牛一毛,一個在歷史上還為驅瘴除瘟疫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煙花爆竹卻“替人受過”地承擔了“罪名”。 傳統產業停頓,產區工人失業,經濟下滑,傳統文化被冷落,煙花不能升空,生產技師空有一身本領,英雄無用武之地,煙花喜好者也無緣得見煙花之燦爛。一紙侵權禁令,讓生產者、喜好者頓失歡顏,自此過年和喜慶時分少了激情與歡樂。 醴陵、瀏陽、萍鄉(上栗)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花炮之鄉,也是爆竹始祖李畋故里。時近春節,筆者吶喊,煙花地、爆竹人大家不要氣餒,團結奮斗,堅持下去,并實情相陳,感動自已,感動世界,讓煙花爆竹依然美麗,絢麗天下! 即將公映的中英文雙語字幕電影《爆竹始祖李畋》,既是煙花爆竹業內的一件大喜事,更是煙花人的共同呼聲,也彌補了煙花爆竹在影視界的世界空白。為紀念煙花爆竹始祖李畋,弘揚中華傳統煙火文化,為煙花爆竹正名,讓世人知道,它不但不是污染環境的產品,而是歷史上治好唐太宗和普世黎民怪病的良藥,是驅邪除瘴的妙招,以致后來逐漸成為世界喜慶的吉祥物品。 爆竹始祖李畋,他不僅僅是發明家,也是勵志者,更是把中國火文化傳播到全世界的民族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