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會議提案——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由:婚喪嫁娶、節日喜慶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傳承了一千多年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然而在當前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過程中,燃放煙花爆竹受到大范圍的限制和否定,越來越多的城市全年全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中國是煙花爆竹的發源地,制作和燃放煙花爆竹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中國是煙花爆竹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近4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400萬人,燃放煙花爆竹不僅是中華民族婚喪嫁娶、節日喜慶不可或缺的千年民俗,同時也是跨國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國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但是隨著中國快速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而引發的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城市全年全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茖W合理的在中國城市繼續保留燃放煙花爆竹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習俗,不但有助于促進煙花爆竹行業健康發展,使數百萬煙花爆竹行業雇員增加收入擺脫貧困;更有利于繼承和發揚燃放煙花爆竹這一千年民俗,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其理由如下: 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對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貢獻可以忽略不計。中國科學院2017年3月1日發布關于灰霾追因與控制等專項研究成果,該研究主要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分析這些典型區域霾形成的原因,為控制霾污染提供科學可行的技術和政策解決方案。稱科研人員目前確認我國大氣污染由煤煙型污染、機動車尾氣污染及其他污染相疊加構成,工業排放、居民面源和交通源三方面的控制是關鍵。2018年5月14日,北京市發布了新一輪的細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區域傳輸占三分之一。從北京市當前本地大氣PM2.5來源特征看,移動源(汽車尾氣)占比最大,達45%。按照中國傳統習俗煙花爆竹燃放,在時間上基本是1+2+1+361模式即除夕當晚至初一早上是煙花爆竹燃放的最高峰,基本家家戶戶都放炮并且量最大;初五和元宵節次之;清明祭祖僅在城郊墓地燃放較為集中但總量不大;其余361天老百姓僅在婚喪嫁娶、開業慶典等零星燃放。真正能對空氣質量可能造成影響的僅有除夕當晚至初一1天至多再加上初五和元宵節2天。但是,這幾天恰逢長假,返鄉探親人員離城,城內機動車減少、工廠和工地基本停工等有利因素的存在,抵消了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質量的負面影響。 二、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不是減少城市噪音的唯一途徑。沒有鞭炮可放時,人們也會想盡辦法制造噪音。1993 年,北京禁放煙花爆竹,多個城市模仿。結果市場上不但立刻誕生模擬鞭炮噪音的“電子鞭炮”,還出現了起名“歡樂球”的氣球,在春節前夕大量上市,供人們慶祝新年時捏爆取樂。中國是煙花爆竹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歐美等發達國家燃放的煙花爆竹95%以上來自中國。中國可以借鑒國外的通行做法,通過修訂產品標準將燃放煙花爆竹的噪音降到可接受的范圍。如韓國進口煙花爆竹時就要求爆竹瞬間爆炸聲音不能超過85分貝(人可接受的噪音值)。如果國家標準修訂后,中國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是完全能夠生產出噪音在可接受范圍內的煙花爆竹。 三、以減少城市火災和人身傷害為由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有待商榷。以煙花爆竹沒有大規模禁放的2009年為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巡視員陳姝萍做客公安部網站,就節日期間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有關情況,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時指出, 2009年春節期間,全國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人身傷亡事故1681起,造成5人死亡、1857人受傷。造成燃放傷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燃放者操作不當和產品質量不合格。而2009年春節期間全國發生交通事故1600多起,700多人死亡。按照這個立法邏輯是不是應該先把汽車禁行了。 四、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城市政府管理成本高。每年春節期間,大中城市政府更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確保煙花爆竹禁放安全。僅以北京市為例,據北京市政府煙花辦負責人介紹,2018年除夕當天,北京市啟動市、區、街鄉三級指揮部,全市共出動各類防控力量82萬余人,其中公安部門啟動最高防控等級,消防部門啟動一級戰備,前置機動巡邏控制,加強重點地區備勤;安監部門強化煙花配送、銷售的安全監管;環保部門加大大氣監測、預警發布;城管等部門加強環境秩序保障力度。同時,相關部門將禁放區域劃分為5004個看護網格,部署10萬名看護力量,實名制進行定點值守、動態巡控和發現勸阻、查處違規等禁放看護工作。與有關部門公布的2013年底北京市常駐人口數量(約2115萬人)相比,僅在除夕當晚,為煙花爆竹禁放提供安全公共產品服務人員,與享受這項服務公眾在人數上的比例,達到1:25.48。也就是說,每存在不足26個有可能燃放煙花爆竹的公民,北京市的各級政府就要付出1個人力,從事相應的安全管控保障工作。 五、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符合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要求。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國辦發〔2016〕68號)重點領域明確提到傳統文化產品:“推動傳統文化產品產業化、規?;l展。針對文房四寶、煙花爆竹、竹藤、絲綢、瓷器、漆器等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安全、環保等強制性標準制定”。煙花爆竹文化,經唐、宋、元、明各代而逮至清朝、民國,再經新中國成立后的各個時期,續存1400多年??梢? 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習俗, 其最初的目的是驅邪, 而后演變至為節日增添喜慶色彩。該習俗經過長年經月的累積沉淀逐漸滲透至普通民眾日常生活里, 成為我國普通百姓生活中, 尤其是節假喜慶時, 不可或缺的部分。煙花爆竹以其絢麗多彩、燦爛奪目、響徹寰宇的特質,構成了中華民族一種特有的民俗景觀,并且影響到整個世界。從中國北京到英國倫敦,從加拿大蒙特利爾到阿聯酋迪拜,中國煙花一次又一次,在世界各地的夜空中綻放。煙花爆竹是一種火藥文明,也是一種視覺藝術,更是一種喜慶文化。由于它視覺上的絢麗多姿,寓意上的吉祥喜慶,因而與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深深結緣。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對于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六、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要求。煙花爆竹產業延續千余年是養活無數弱勢農民的重要扶貧產業。據統計,一箱價值100元的煙花,其中25元工資(給農村弱勢農民)、6元稅收、8元物流運費、12元利潤、45元原輔材料銷售。以長沙市為例,400億元煙花爆竹產值,能讓40萬人人均收入達到近3萬以上,繳納24億稅收,8000輛大小貨車運輸,800個生產企業家人均賺100萬元,2000個產業鏈配套企業各賺50萬元,能讓近80億的資金流入本地市場,能讓35萬個農民工就業,讓16萬個家庭沒有留守兒童,讓100萬名本地農民脫貧致富。 七、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在國外有成熟的管理經驗。目前,由于煙花爆竹是不可替代的瞬時藝術或娛樂消費品,歐美等對安全環保有更高要求的發達國家反而對燃放煙花爆竹持更為積極的態度。雖然與中國相比他們有人口密度較我國低、環境承載力更大的客觀優勢,但管理上的剛柔并濟也是煙花爆竹燃放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以美國為例,美國人對煙花的消費熱情很高,每年消費的煙花爆竹產品達9億美元,是除中國以外,世界最大的煙花消費國,但美國沒有哪一座城市有全域禁售、禁放煙花爆竹。首先,美國對煙花爆竹實行不同性質的區域差異化管理,根據場地和環境情況進行具體劃分,對于人員和樓宇密集的城鎮地區,實行限地域、限時段的禁放,其他地區則實行開放管理。其次,美國專業燃放市場體量大、管理規范。美國目前已經超過中國,成為專業燃放市場體量最大的市場,全美每年專業燃放可達數千場。而且美國的專業燃放服務體系成熟,從創意策劃到組織實施均有專業團隊負責,燃放手續實行報備制,由燃放活動單位向當地管理機關報備,燃放實施由持燃放操作證的專業人員實行上門服務。最后,允許小型煙花產品進入超市銷售個人燃放。美國市場對煙花爆竹產品進行嚴格的分級、分類管理,對于藥量小、危險性小的小型煙花產品,允許其進入實體超市進行銷售由個人燃放,這種做法有助于煙花消費的繁榮,也有利于年輕市場尤其是兒童消費市場的培育。 八、城市在節假日組織煙花爆竹專業燃放是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的一條捷徑。央視報導2019跨年倒計時,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英國倫敦眼、德國柏林勃蘭登堡、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新西蘭奧克蘭天空塔、迪拜棕櫚島、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峰塔、新加坡濱海灣等國外知名城市都有跨年煙火表演,五顏六色的焰火爭相綻放,四散開的點點亮光把夜空裝點得絢爛又奪目。其中,倫敦焰火表演號稱是“一輩子必看一次”的盛大焰火慶典,作為全球最大的新年慶?;顒又?,很多人都把看焰火認為是新年美好生活的開端。2014年迪拜在棕櫚島上打破世界紀錄的焰火表演。燃放的煙花在6分鐘的表演時間內照亮整座城市的夜空,當煙花在特效的幫助下,夜幕中瞬間展開了一面寬225米、高130米的阿聯酋國旗四色巨幅焰火圖,讓觀眾沸騰不已。在國內,國家慶典和重要體育賽事中燃放煙花更是屢見不鮮,從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北京APEC會議到杭州G20峰會等,焰火燃放都驚艷絕倫,同時既沒有發生火災又沒有空氣污染問題更沒有傷人事件。所以,實踐與事實證明,中國城市是有能力在春節期間組織專業的煙花爆竹燃放的。既然有能力為什么燃放煙花爆竹這一千年民俗在中國城市不可以得以保留呢? 九、細分出適合在城市個人燃放類產品是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的有效途徑。細分出適合在城市個人燃放類產品,將火災和人員傷害減到人們可接受的程度,在政府規定時間和《煙花爆竹燃放氣象條件等級》(QX/T354-2016)中適合煙花爆竹燃放氣象條件下,應該允許其在城市燃放。在咨詢了蠡縣德茂花炮集團公司、醴陵恒大煙花有限公司等知名煙花爆竹企業相關專業人士的基礎上,初步設想,建議《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GB10631-2016)修訂時,參考歐美等發達國家進口煙花爆竹時要求的安全環保標準,對個人消費類如噴花類、旋轉類和玩具類煙花在進一步控制藥量,并給出明確的安全環保相關技術指標,如單個產品爆炸后最大覆蓋面應在1米半徑內,從燃放點邊緣到人群、建筑物、重要場所等之間的安全距離為3米場地,燃放聲音最好不超過85分貝等,細分出適合在城市個人燃放類產品,以滿足城市居民保留燃放煙花爆竹千年民俗的需要。 基于以上原因,本案認為:有組織的專業類煙火燃放和細分出適合在城市個人燃放類產品,既能解決管理部門關心的安全環保問題,又能使城市居民保留千年以來的文化習俗,是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一條可行之路。因此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一是在《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GB10631-2016)修訂時,對個人消費類煙花如噴花類、旋轉類和玩具類煙花在進一步控制藥量后,細分出適合在城市個人燃放類產品,并明確給出相關安全環保技術指標;二是在《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修訂時,科學規劃煙花爆竹燃放區域,鼓勵并規范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重大節日和慶典活動組織專業煙火燃放,適度放開城市個人燃放類煙花爆竹產品燃放。 |